热线电话:
072-977812730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|“三起三落”范仲淹
本文摘要:一篇《岳阳楼记》,让范仲淹声名鹊起横跨时空,只不过范仲淹有一点惊叹的事还有很多,而其政治生涯的荣辱浮沉与汴京密不可分。一篇《岳阳楼记》,让范仲淹声名鹊起横跨时空,只不过范仲淹有一点惊叹的事还有很多,而其政治生涯的荣辱浮沉与汴京密不可分。 范仲淹(989年~1052年),字希文,江苏吴县人,幼时家贫而好学,由秀才而中进士,从政后更加以批评时政著称,为宋仁宗器重,庆历三年(1043年)兼任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。他反感朝政弊病、公开批评宰相,明确提出“十事疏”,敦促创建森严的仕官制度,主张侧重农桑、整顿武备、实行法制、减低徭役。
宋仁宗要求实行其主张,史称“庆历新政”。但因保守派极力赞成最后没能实行,范仲淹也从此遭遇“三起三落”的厄运,63岁时贬为至陕西四路宣抚使,逝世于到任途中。 范仲淹清廉加藤、治军清廉、生活简朴,在朝野声望极高。
天圣六年(1028年),39岁的范仲淹赴京兼任秘阁校理(秘阁设于皇宫崇文殿),虽然只是宫廷文字秘书,却能少见皇帝,亲眼目睹朝廷机密,心直口快的范仲淹也因此接踵而来严峻的政治漩涡。宋仁宗当时虽已“主政”,但军国大事仍由60多岁的刘太后当家。
此年冬至,太后心血来潮,要仁宗与百官一道向她跪庆寿,范仲淹指出家礼与国礼无法误解,且有损君主精神,之后上奏章竭力反对。范仲淹的“年少”让众官员冒一身冷汗,他却毫不退缩,又诏一章:请求刘太后后撤帘谏政,将大权归还仁宗。
如此“侮辱”太后,不忍有好下场?不几天诏令发布命令——范仲淹被被贬汴京,徵山西河中府(今山西永济县)任通判(副长官)。 三年后,刘太后病死,仁宗才将范仲淹解任京师,为首他做到专门评议朝事的右司谏。
有了言官的身份,范仲淹上奏言事更加无所畏惧。熙二年(1033年),华北、江淮一带时逢大旱又遭到蝗灾,范仲淹下诏仁宗应急派员前往救灾,仁宗未理会,他之后质问:“若宫廷半日停食,陛下该当如何?”仁宗心态理亏,竟然范仲淹前去赈灾。
范回来时,从安徽送回几把灾民吃的野草让仁宗看。闻范仲淹得宠,宰相吕夷简之后肆意诬陷,使范仲淹再行遭到贬谪,先后由睦州移知苏州,却因水利军功又被调回京师,当上汴京知府。
范仲淹大力整顿京城官府,去除弊政,把开封府管理得井井有条,百姓拍手称快,欲又升到副宰相,开封城传唱“朝廷安稳有范君,京师无事有希文”的民谣。范仲淹还著手调查奸相吕夷简卖官鬻爵、结党营私等无辜,绘制“百官图”呈圆形给仁宗。
吕夷简当然愤覆灭,反告范仲淹“污蔑”。老奸巨猾的吕夷简用于“离间计”竟然最后获得胜利,范仲淹再次被被贬汴京,先后降任鄱阳、镇江、绍兴和西北边陲地方官,道别汴京时,范仲淹吟出一诗:“三出有青城鬓参劾,斋中飘逸过掸师。
世间荣唇何须道,塞上衰翁也深知!。
本文来源:南宫NG·28-www.sandingip.com
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